《中国司法鉴定》
食品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基本条件。食品安全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也逐渐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在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下,中国社会食品安全犯罪率直线上升,食品安全问题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考验。由刘仁琦等编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程序精要与证据研究》一书,针对当前中国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从法律层面分析了中国食品安全相关刑事立法历程,并为读者详细介绍了中国关于食品安全犯罪的法律诉讼程序,对相关侦查技术与侦查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全面的总结,进一步针对食品安全相关犯罪取证困难等问题,提出完善的证据转化、行刑衔接和犯罪司法鉴定的措施。该书将理论与案例相结合,在法律层面为有效地保障中国的食品安全进行了有益探索,具有较高的理论借鉴价值与实践参考意义。
《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程序精要与证据研究》全书共分为4个章节。第1章为“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诉讼程序”,具体介绍了危害食品安全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内涵界定、中国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现状、对于处理相关问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及相关的完善措施;第2章为“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涉案的证据规格”,由证据所具有的客观性、关联性与合法性结合食品安全犯罪的特性,总结出食品安全犯罪涉案证据的特性,并进一步分析了食品安全犯罪的种类,对相关证据转化的具体方式、可能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具体阐述;第3章为“危害食品安全的证明方法”,从“推定”一词的源起出发,得出推定是依法用已知的事实来推断未知事实是否存在,并具有可反驳性的一种证明方法,具体介绍了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中的司法认知及其应用与判断;第4章为“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涉案证据的审查判断与证明标准”,对证据审查判断的概念、意义、内容、步骤、常用方法等作出阐述,并详细地指出其内容包括对证据客观性、合法性、关联性的审查判断。
近年来,中国的食品安全犯罪态势日益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有序发展,破坏社会的和谐稳定,进而引发社会信任危机。因此,加强对食品安全犯罪的侦查处理,有效减少食品安全犯罪行为,已成为规范中国食品行业、建立公序良俗的迫切之需。《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程序精要与证据研究》一书具体分析了食品安全犯罪的侦查处境及相关证据的搜集与转化方法,对于突破相关案件的侦查瓶颈、预防中国食品安全犯罪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1 食品安全犯罪的特点
(1) 食品安全涉案类型广泛。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食品种类不断推陈出新,其安全问题也被频频曝光,食品安全日益成为人们的焦点话题。问题食品已从粮、油、肉、禽、蛋、菜、豆制品、水产品等传统主副食品逐渐扩展到水果、酒类、干货类、奶制品等多种农副产品,呈现出立体式、全方位态势。
(2) 问题食品的危害程度越来越深,犯罪手法具有长期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在传统的食品安全犯罪中,犯罪领域仅仅出现在食品生产、加工等环节,而随着化肥、农药、激素等对人体有害物质的大量生产使用,食品安全从单纯的食品外部包装等卫生问题转向了更难以察觉的食品内部原材料的安全使用问题;让原本单纯对食品内部细菌总数的检查转向了对食品内部化学农药等危害物残留量的深入检查,更加具有长期性和隐蔽性,不易被侦查人员发现。
(3) 案件数量和涉案人数呈现日益增长的趋势。由于食品安全犯罪常常隐蔽在边远地区或者农村等管理相对薄弱且常常被监察人员忽视的地区,所以极易造成检查疏漏而成为监管盲区,这就给违法犯罪人员提供了可乘之机。以食品犯罪典型案例最多的2013年为例,相关调查显示,在2013年,全国法院共受理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2 366起,较上年同比增长约92%。近几年随着国家机关查处力度的不断加强,食品安全犯罪案例有所减少,但案件总数仍居高不下。
2 食品安全犯罪的侦查困境
(1) 取证困难。在当前中国对于食品安全犯罪法律法规的制定尚不健全、法律责任追究力度尚且较低的大背景下,食品安全犯罪的查处面临着诸多困难,其中最为突出的即取证问题。由于食品安全问题经常发生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而这些生产加工多以小作坊生产模式为主,没有正规的生产、运输、销售等账簿作为客观证据,这就使得相关侦办人员在实际侦办过程中很难获取有效的书证物证作为犯罪证据,无法为犯罪定性提供有力的证据保障。同时,由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多数食品安全犯罪嫌疑人大多通过互联网支付平台完成货物交易,加之中国在这方面法律上的欠缺,对相关犯罪的定罪量刑没有明确的规定,侦办人员依靠传统手段搜集犯罪证据难度加大,从而无法有效地打击犯罪。